原标题:传递区块链价值 应以服务实体为导向
近两年来,我国的区块链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结合品质溯源、数字存证、信用网络、价值创新等应用场景,发展并落地了不少与消费、医药、制造、养殖等行业相关的区块链专利技术。
国内企业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增速迅猛
在工信部发布的《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中指出,区块链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正在引领全球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有望成为全球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策源地”,推动“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变迁。
在政策的引导下,国内的科技企业一直都在加大区块链的应用与创新力度。据京东数字科技对外透露,目前其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已接近200件。另外,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的统计,在BAT3家企业中,阿里巴巴拥有262件专利申请,腾讯与百度则分别拥有80件与50件。
而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科技企业对区块链技术的重视程度与活跃度,也毫不逊色于欧美等发达市场。
从专利申请的视角来看,根据《区块链专利态势白皮书(1.0版)》的统计信息显示,我国近5年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增速迅猛,成为专利申请主体,专利申请人海外布局区块链专利的意识也在加强。从2013年至2018年12月20日,中国共有4435件区块链专利申请,全球占比48%,远超美国1833件的区块链专利。
从发展趋势看,国内的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等具有较强技术能力的企业是布局全球区块链专利的主力。在确定区块链技术架构时,也是既注重发展区块链底层的关键技术,又将差异化特性进行重点考量,重视技术的开放性与安全性,持续保持自身技术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在国际上,掌握该领域的更多话语权。
推动构建安全互信的金融交易环境
相比于传统的中心化系统,作为数字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块链拥有大量的实际应用场景,可以面向大中型企业,使用分布式的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一道,为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提供支持,也推动着新一代可信数字经济生态的构建与发展。
正如《京东区块链技术实践白皮书(2019)》所述,区块链技术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可以有效解决信息披露不完善、信任成本高等难题,用技术推动安全互信的金融交易环境的建立。
虽然各方对区块链技术发展的着力点与侧重点不尽相同,但整体的发展方向与步调基本一致。科技企业更多的将区块链技术布局在了数字存证、信用网络以及品质溯源方面。
一方面,可以解决以往信用体系中存在的痛点,辅助监管机构实现对社会主体的信用评价,服务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能够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共识机制、不可篡改、信息可追溯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信息追溯以及防伪的问题。
能够看到,一直以来区块链的底层技术不够成熟,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也尚未完善,企业无法快速且有效地将区块链技术投入到各业务场景中。但经过了前几年的探索与创新,随着越来越多大型科技公司与实体企业的加入,以区块链为核心的技术解决方案将被更广泛应用在各场景之中。
服务实体是必然趋势
当前,区块链底层技术持续突破,企业积极结合业务需求上链,寻求“区块链+实体经济”的拓展空间。
从具体实践来看,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可以实现有效互补。众所周知,在供应链金融中,处于核心及优势地位的关键企业掌控着上下游企业现金流、物流、信息流等大数据,然而传统的供应链金融因信息不透明性存在较大的隐藏风险。
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在2019中国供应链高峰论坛上表示,区块链不可篡改和数据可追溯的技术特质,可以解决多级供应商的信用问题,也有利于解决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信息孤岛问题。
不仅是供应链金融领域,在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区块链也有可应用与发展的空间。
有专家表示,区块链有望在农业领域带来可信数据的变革,通过对农业采购、生产、销售等全产业链进行实时数据收集,并将数据可信化、资产化,进而用于农业生产、农资服务、加工流通、市场营销等环节,提高农业生产质效,助力乡村振兴。
当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重视区块链技术,越来越多的行业引入区块链解决方案,如何让区块链技术完善并切实落地,如何在真正意义上通过前沿技术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相关企业如何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具备更加充分的底蕴积淀与技术能力,对行业而言仍然是一条任重道远的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