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

2020/5/18 9:30:51
来源:

302

攀登

  5月8日,登山向导向海拔7028米的营地运输高山氧气、燃料等物资。 当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在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休整、调试设备。登山向导出发向海拔7028米的营地运输高山氧气、燃料等物资。 新华社特约记者 拉巴 摄

  “脱贫画笔”

  张海晶和女儿在自己的画室合影(5月7日摄)。 从女儿出生之日至今,每隔一段时间,张海晶就会为女儿画上一幅画,记录下她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张海晶学画画是“半路出家”的。今年30岁的张海晶从小在浙江丽水长大,2008年,她在阳台收衣服时不幸从六楼跌落,虽然生命得以挽救,她却从此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只能与轮椅为伴。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张海晶情绪低沉了一年多。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海晶接触到绘画并为之着迷。她每天都坐着轮椅去学画画,也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他们的鼓励下,张海晶逐渐从痛苦中走了出来。 “那时候我真的迷上了画画,有些无法用言语述说的伤痛,却可以在安静的绘画过程中得以平复。”张海晶说。 2014年,张海晶在浙江绍兴认识了但誉超。但誉超也是一名残疾人,从小没有了右手。或许是有着相似的经历,两人有着很多共同语言,很快便坠入爱河。次年,张海晶跟随但誉超回到了位于江西省都昌县大港镇的老家,成为一名“外来媳妇”。 由于夫妇二人身体残疾加上家中老人身体孱弱,2016年,夫妇二人被当地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改善生活,张海晶利用绘画特长,出售自己的作品以增加家庭收入。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张海晶在镇上创办了美术工作室,在指导当地的留守儿童学习绘画的同时,创作绘画作品在网上销售。丈夫但誉超在政府帮扶下也有了自己的工作。2018年,张海晶一家脱贫摘帽。 “我希望利用我的专长,普及农村美术教育,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学到一些绘画知识,为他们打开一扇绘画世界的大门,让他们的生活多一种可能。”张海晶说。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重生

  5月8日,武汉协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董念国(右二)带领医务人员在查房时向患者成功撤除ECMO表示祝贺。 新华社发(武汉协和医院宣传部供图)

  中欧班列重要铁路枢纽“强筋健骨”

  5月10日,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工务机械段工人在施工现场工作。 连日来,作为中欧班列以及京沪铁路、胶济铁路沿线的重要铁路枢纽,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西站进行股道改造施工。该工程将老式轨枕和钢轨全部拆除,更换成混凝土轨枕和最新型钢轨。工程完工后平均每列车编组效率将提高0.5小时,有效提升中欧班列以及京沪铁路、胶济铁路的运输能力。 新华社记者 王凯 摄

  一片茶叶的坚守

  方舟(右)跟着母亲游玉琼学习岩茶的木炭烘焙法(5月10日摄)。 游玉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唯一女性传承人。三十余年前,游玉琼从父亲手中接过小茶厂,如今,小茶厂已成为福建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茶企,游玉琼成了武夷山远近闻名的女茶人。 5000亩茶山,年产量200多吨,400多位员工,游玉琼把小厂做成了龙头茶企,但企业如何运营管理?如何把自己的岩茶制茶技艺更好传承,让武夷岩茶营销世界各地?游玉琼把“接棒”的任务交给了独生子、海外留学归来的“90后”方舟。作为“茶三代”,方舟正尝试利用大数据把茶叶生产过程的各项数据模式化和标准化。 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责任编辑:]

推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