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应用遥感技术 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开创新局面

2019/5/26 11:34:17
来源:

 2018年11月30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中国水土保持学术大会”传来喜讯:由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联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申报的“北京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平台建设与应用”项目被授予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9年3月12日,由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牵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共同承担北京市科委绿通项目《北京市水土保持遥感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顺利通过专家咨询评议、市科委组织的课题验收,课题已发表SCI论文7篇(单篇1年他引32次),开发软件4项(3项获得水利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证书),获得专利1项,正在编写论文5篇,著作2部;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遥感技术深入的技术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变事后执法为事前预防,及时发现违法苗头,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降低当事人的损失和水土保持执法部门的执法成本。”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从2013年开始,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开始探索将该项技术应用到我市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当中。”

图为延庆区疑似违法项目现场核查

  加强水土保持监管是新时代治水的呼唤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进入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中之重。

  2018年7月,北京市政府正式印发了《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包括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的生态功能重要区、水土流失生态敏感区,以及市级以上禁止开发区域和有必要严格保护的其他各类保护地。

  这些都对水土保持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水利部鄂竟平部长提出“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建设强监管”的新时代治水总基调,破解水问题、水危机,扭转水环境、水生态失衡局面,更需要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大幅提高科技水平,上天入地,全面强化。

  为此,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结合多年来工作经验,从技术研发、管理维护等多方面进一步加强监管工作。2018年,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通过 “双随机”检查、重点建设项目监督检查等方式检查项目587个,检查量是去年的3倍,超额完成市政府法制办规定的人均40件检查任务50%。检查结果及时通过双随机系统、市政府执法平台和水利部执法信息填报系统,向社会公示。

图为遥感监察系统

  “天上看,地上查”:探索天地一体监管新模式

  什么是生产建设项目“天地一体化”?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就是综合应用卫星或者航空遥感(RS)、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无人机、移动通信、快速测绘、互联网、智能终端、多媒体等多种技术,开展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及其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过程。”项目组专家说,“‘天地一体化’就是充分利用遥感等科技手段和网络平台,让水土保持监管没有死角。”

  2009年,“北京市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系统”建成,对水土保持方案受理、审查、批复、检查、监理、监测、验收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网络化管理,完成全部市级项目水土保持数据入库。

  2013年,为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北京市以房山区为试点开展利用遥感影像辅助监督执法工作以来,2014年拓展至全市范围。

  通过收集一年4个季度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叠加对比分析,再根据已经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建设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就可以及时发现未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水评)擅自开工和超范围扰动的建设项目,为监督执法提供有力支撑。

  那么,“天地一体化”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呢?

  项目组的专家向记者展示,“天地一体化”工作流程主要分6项:影像收集处理;工作底图制作;防治责任范围上图与方案数据挂接;动土监测;疑似违建判读;检查与处理。

  2015以来,通过“天地一体化”监管工作的开展,平均每年可发现疑似违法图斑800余处,我市通过采取市级抽查及各区核查等方式,全部进行现场核查,累计投入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人员6000余人次。2018年,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又组织完成1000余个疑似违法图斑核查、4800余个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上图等任务,工作成效及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有了遥感项目做支撑,水土保持监督工作如虎添翼。“天上看,地上查。‘天地一体化’监管创建了北京市水土保持监管工作的新模式。” 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的工作人员说:“方便、精准,这项技术的运用让我们工作更有针对性。”

图文移动巡查系统现场测试

  科技先行,助力水土保持强监管

  2014年,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全覆盖。随着新时代治水总基调中对水土保持加强监管要求的提出,“天地一体化”项目还有更多的创新空间和挖掘潜力,也肩负更多责任。

  2018年,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结合野外复核和调查等技术手段,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高标准、高精度监测全市域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和分布,全面掌握全市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情况。遥感影像分辨率从国家要求的2米提高到0.8米,野外核查地块比例从国家要求的10%提高到30%,30年降雨数据从国家要求的每个区1个雨量站加密到83个雨量站。该项工作在技术、精度及成果质量等方面全国领先。

  不可忽略的还有,通过开展这项工作,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得以在全社会扩大影响力和威慑力,增强了建设单位水土保持知法、守法意识,极大地促进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树立了水土保持法律权威,有效推动了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贯彻落实。

  2018年,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严格建设项目日常管理,应用预防监督管理系统,出具建设单位涉水事项历史信用信息查询结果告知单192份,审核监测报告并出具回执2900余份。在此基础上,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试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违法行为告知书》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疑似违法项目当场送达违法告知书,形成“立查立改、违法必究”高压态势,提高执法效率。

  按照水利部最新提出的“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和水利部《2019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中确定的“把工作重心切实转变到监管上来,在监管上强手段,在治理上补短板”的水土保持工作总思路,北京市水保总站严格贯彻落实《北京市水土保持规划》,做好水土保持监管顶层设计,全面提升综合监管能力;认真落实“放管服”工作要求;深入推进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始终保持对违法项目的高压态势,切实保护好首都水土资源。

[责任编辑:]

推荐2